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秒速飞艇单双一期计划 > 新闻动态 > 《小古文300篇》《孟子》选(下)
《小古文300篇》《孟子》选(下)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3:39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《孟子》19篇

《孟子》属语录体散文集,是孟子的言论汇编,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。孟子,名轲,邹国人,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,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。主张行王道,施仁政。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

70.性犹湍水也

告子曰:“性犹湍tuān水也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。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,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。”孟子曰:“水信无分于东西,无分于上下乎?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。人无有不善,水无有不下。今夫水,搏而跃之,可使过颡sǎng;激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是岂水之性哉?其势则然也。人之可使为不善,其性亦犹是也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图片

【译文】告子说:“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,缺口在东就向东流,缺口在西就向西流。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,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。”孟子说:“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,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?人性向善,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。人性没有不善良的,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。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,能使它高过额头;加压迫使它倒行,能使它流上山岗。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?形势迫使它如此的。人之可以胁迫他做坏事,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。”

【简析】告子认为性无善恶。他以水性比人性,湍急的水决东向东,决西向西。他是从生命的意义讲人性,就像黑格尔所言,存在的就是合理的。人性无分善恶,就好比一体两面,孰优孰劣很难分辨。孟子反驳告子,同样用水性喻人性,水的本性向下流,如同人的本性向善一样。难道没有向上流向下流的本性吗?水不就是因为总往低处流,所以才会依照地势有的时候往东流,有的时候往西流。水偶尔冲激向上,那不是水的本性,水终究要往下流的。水偶尔会违背本性向上冲激,冲击的浪花高过额顶,受阻的洪水可以折向高山,就像人会违背善的本性去作恶。人性也是可以改变的,就像水在外力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一样。不过,人做坏事时,内心明白自己做的是坏事,人对善恶是非标准的敏感是天生的,这是不变的。孟子主张人之初,性本善。但是人性染于黄则黄,染于苍则苍。人性会受到自然环境、人文环境、人际环境和时代变革的影响,人性会随之改变。

71.鱼我所欲也

孟子曰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(避)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,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,何不为也?由是则生,而有不用也。由是则可以辟患,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”《孟子.告子上》

图片

【译文】孟子说:“鱼,是我所想要的;熊掌,也是我所想要的。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,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。生命,也是我所想要的。正义,也是我所想要的。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,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。生命是我所喜爱的,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,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;死亡是我所厌恶的,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,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。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,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?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,有什么不可以做呢?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,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;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,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。由此可见,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,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。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只不过贤能的矢志不渝罢了。

【简析】这则短文主要讲:人人都知道“义”是比“生”更可贵的,人人也知道“不义”是比“死”更可恶的。然而只有贤者能把这一信条贯穿于人生实践的始终。孟子要求人们,无论何种情况,都要像贤者那样,把“义”置于首位,必要时,还应做到“舍生取义”。孟子以鱼喻“生”,以熊掌喻“义”,形象地区分出“生”与“义”的价值高下,所提出的“舍生取义”的主张就水到渠成,容易被人接受了。接着指出,“舍生取义”这一人生态度是人人所具有的,是人的本心。所以,人们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,宁可取义,也不愿苟且偷生;在遇到死与不义不能同时避开时,宁可赴死,也不愿躬行不义。为什么贤者能够做到呢?因为贤者能坚持“舍生取义”,始终勿丧。孟子提倡的“舍生取义”和孔子提倡的“杀身成仁”一起,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,激励者历代志士仁人,为国捐躯,慷慨赴难。

72.学弈

孟子曰:“无或(惑)乎王之不智也。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(曝)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吾见亦罕矣,吾退而寒之者至矣,吾如有萌焉何哉?今夫奕之为数,小数也;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弈秋,通国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为是其智弗若与?曰:非然也。”《孟子.告子上》

图片

【译文】孟子说:“对于君王的不聪明,不必奇怪。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,如果晒它一天,冻它十天,没有能生长的。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,我一离开他,那些泼冷水的人马上涌来,我对他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?好比下棋,下棋作为技艺,是小技艺;不专心致志,就学不到手。奕秋是全国棋界圣手,让他教两人下棋,一人用心专一,只听奕秋的话。另一个呢,虽然听着,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,他拿起弓箭去射它。这样,即使与人一道学习,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。是因为聪明不如别人吗?自然不是这样的。”

【简析】孟子认为,历代君王无知无智,很正常。因为他身边的智者太少,蠢笨者太多,一傅众咻,终身处在蒙昧状态。以学奕作比,全国最高明的棋手,教两个孩子,一个成绩好,一个成绩差。原因是专心致志者,持之以恒用心用力用情者,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。我们常说,一流的大师培养一流的学生,但是教学是两方面的因素,只强调教的因素,而忽视学的因素,自然是错误的。怎样才能增强学习的效果,孟子从“施教”和“受教”两方面来说明。施教者应当诲人不倦,持之以恒启发诱导学生,不能“一暴十寒”;受教者应当努力学习,用心专一,坚定志向。这两者结合起来,才能取得优异成绩。学习成绩优劣,有先天因素,有兴趣爱好因素;有智力因素,有非智力因素。发挥特长,发现优势,培养习惯,扬长避短,至关重要。

73.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

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,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xī举于市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zēng益其所不能。人恒过,然后能改。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。入则无法家拂bì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《孟子.告子下》

图片

【译文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,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,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,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,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,百里奚从奴隶市场里被赎买回来起用。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,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,筋骨劳累,使他忍饥挨饿,身体空虚乏力,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,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,使他性情坚忍,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。一个人常错,以后才能改正。内心困惑,思虑阻塞.然后才能有所作为,愤怒表现在脸色上,怨恨吐发在言语中,然后才能被人知晓。一个国家,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,在国外没有足以抗衡的国家和外在祸患,往往会走向灭亡。由此得出结论:忧虑祸患促使国家生存发展,沉湎安乐促使国家走向灭亡。

【简析】舜在历山耕田,三十岁才被尧启用,成为尧的继承人。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,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。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,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,后来他又辅佐周文王。管仲原是齐桓公子纠的家臣,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失败,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,后经鲍叔牙举荐,被齐桓公任用为相。孙叔敖隐居海滨,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,用他为相。百里奚,春秋时期虞国大夫,虞国灭亡后被俘,由晋入秦,又逃到楚。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,用为大夫。列举出六位古代圣贤在逆境中崛起的事例,然后揭示深刻的道理。艰难困苦,饥饿、贫困、疲乏、忧虑等坚定振奋了他们的意志,使他们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增长了聪敏才干。在摆脱困境的过程中难免有失误,一次次失败的挣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有能力有决心改正错误,达到更高的境界。险恶人生的环境使他们痛苦、困惑,压抑。在不断冲破这些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思维,激发了创造力。人是感情动物,有痛苦就要发愤创造,必然表现在形色上,吐发在言辞中,期望得到理解和同情,启发与帮助。在内没有修明法度的大臣,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;在外没有敌国的抗衡,外寇的侵略,这样安逸的环境,反倒使精神怠惰,意志消沉。树立忧患意识,时时戒慎谨惧,踔厉奋发,利于可持续发展。居功自傲,贪图享乐,不思进取遭致腐朽速亡。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这段话树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和意志,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和文化力量的重要来源。

74.孔子登东山而小鲁

孟子曰: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观水有术,必观其澜。日月有明,荣光必照焉。流水之为物也,不盈科不行;君子之志于道也,不成章不达。”《孟子.尽心上》

图片

【译文】孟子说:“孔子登上了东山,觉得鲁国变小了,登上了泰山,觉得天下变小了。所以看过大海的人,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,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,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。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,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。日月都有光,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。流水这东西,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;君子有志于道,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。”

【简析】从东山到泰山,境界越来越高,胸襟越来越大,所以才会认为鲁国变小了,进而天下也变小了。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千条江万条河归宗于大海,所以看过大海的人,就难以被别的小江小河吸引了。圣人的学问高深达理,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、百官之富。”得其门者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。观赏水就一定要从水流湍急处的波澜起伏观其本。细小的缝隙都有光亮,是因为有日月这个光源。流水这东西,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;君子有志于道,不完成一个阶段也不再进入下一阶段。接受过圣人教导的人志向见识高远广阔,并且以水和日月作比喻,强调人有志于道,必须在学习和实践中无所遗漏,踏踏实实,有条理、有阶段地循序渐进,才能取得成功。

(文中插图皆来自于网络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